煤中氯赋存形态的试验研究

被引:21
作者
徐旭
蒋旭光
何杰
严建华
岑可法
机构
[1] 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煤中氯; 赋存形态; 艾氏卡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艾氏卡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 ,对我国 4 1个煤中氯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研究了煤中氯含量与挥发分、固定碳、灰分以及碱金属的关系。结果表明 ,我国煤中氯含量普遍较低 ,一般为 0 1%~ 0 2 % ;煤中氯含量与煤的煤化程度有明显关系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 ,煤中氯的含量越少。煤中氯含量与煤中水分和氟的含量无关。随着煤中碱金属含量的增加 ,煤中氯含量呈下降趋势 ,煤中氯与碱金属 (Na ,K ,Ca ,Mg)等存在负相关性。煤中氯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煤中氯的赋存形态与释放特性的研究进展 [J].
徐旭 ;
蒋旭光 ;
何杰 ;
严建华 ;
池涌 ;
岑可法 .
煤炭转化, 2001, (02) :1-5
[2]   煤中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逐级化学提取 [J].
赵峰华 ;
任德贻 ;
张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1) :68-71
[3]   TGA-FTIR联合技术对煤燃烧过程中氯的析出特征研究 [J].
李寒旭 .
煤炭转化, 1996, (03) :40-50
[4]   我国煤层中氟和氯的赋存特征 [J].
鲁百合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1) :9-12
[5]   微量有害元素在高硫煤中的存在状态 [J].
李文华,熊飞,姜英 .
煤化工, 1994, (04) :20-23
[6]  
GB/T 3558-1996.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S]. 1996
[7]  
The mode of occurrence of chlorine in high volatile bituminous coals from the Asturian central coalfield .2 Martinez-Tarazona M R,Palacios J M et al. Fuel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