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9
作者
童元保
机构
[1] 东北大学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模式; 模式选择; 影响机制;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3.06.007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无论从各模式自身优势和存在的必要性出发还是基于现实国情,农村信用社都应坚持多样化的改革模式。本文跳出单纯的区域经济结构选择原则,建立了一个金融需求特征为关键因子层,政策导向、经济条件与教育环境作为基础层,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和社区素质为介质层的综合影响机制模型,并以海南案例给予了印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111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全景式回顾、评价与思考 [J].
蓝虹 ;
穆争社 .
上海金融 , 2012, (11) :17-29+116
[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及决定因素研究 [J].
李爱喜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6) :64-69+111
[3]   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发展模式及其创新思考 [J].
张洪波 ;
徐艳 .
海南金融, 2011, (02) :81-84
[4]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 [J].
郭玮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4) :7-10+79
[5]  
走在十字路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中期评估[J]. 陆磊.南方金融. 2005(10)
[6]   合作制: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 [J].
汲长虹 ;
刘仲生 ;
田国强 .
金融研究, 2003, (12) :129-134
[7]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J].
阎庆民 ;
向恒 .
金融研究, 2001, (07) :67-75
[8]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1, (01) :1-13
[9]  
海南农信社创新小贷模式[N]. 刘红英.华夏时报. 2012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