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近30年胶州湾海水中主要化学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6
作者:
钱国栋
[1
,2
]
汉红燕
[3
]
刘静
[4
]
梁生康
[1
,2
]
石晓勇
[1
,2
]
王修林
[1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污染生态化学重点实验室
[3] 青岛市环保局
[4]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化学污染物;
年均浓度;
富营养化;
胶州湾;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9.04.037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近30年胶州湾海域的历史监测资料和2007年5,8,10月3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石油烃和化学需氧量(COD)等化学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和平面分布的长期变化规律,并应用富营养化状态指数(E)对海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至今,胶州湾海水中DIN年均浓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6.14~33.19μmol.dm-3;PO4-P、石油烃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PO4-P浓度变化范围为0.32~0.92μmol.dm-3,石油烃为28.26~79.13μg.dm-3;COD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变化范围为0.57~1.60mg.dm-3。从污染物平面分布看,DIN、PO4-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海域,进入21世纪后向西部海域转移;石油烃呈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COD呈东北和西北沿岸海域浓度较高,向中部和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1980年代,胶州湾海域E值<1,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1990年代至今,E值超过1并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表明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2007年E值达到4.15。从E平面分布看,富营养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部沿岸邻近海域,这主要是受到陆源营养盐和其他污染物大量排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