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度洋中国中山站至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断面海洋锋位置及其年际变化

被引:19
作者
高郭平
韩树宗
董兆乾
杨士瑛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系
[2] 中国极地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4]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5] 山东青岛
[6] 上海
[7]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南印度洋; 南极陆坡锋; 极地锋; 亚南极锋; 亚热带锋;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中国第 1 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2 0 0 2年 1~ 3月在南印度洋从中山站外普里兹湾到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断面的走航XBT/XCTD资料和CTD资料及 1 998年1月、1 999年 2月和 2 0 0 0年 3月等其他航次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该航线上海洋锋的位置及其年际变化 :( 1 )在 75°~ 78°E南极陆坡锋的位置在 6 4 5°~ 6 5 5°S ;在 84°~1 0 0°E范围极地锋在 53 5°~ 54 3°S附近 ;在 96°~ 1 0 3°E亚南极锋在 4 6°S~ 4 7 0°S附近 ;在 1 1 0°E附近亚热带锋在 37 2~ 38 0°S之间 ;( 2 )在南极极锋区存在显著等温线、等盐线的上凸和下凹 ,不同年份发生位置有变化 ;( 3)在亚南极锋北侧 ,等温线、等盐线呈垂直排列的状态 ,温度、盐度垂直方向上分布均匀一致 ;( 4 )与 1 979,1 991和 1 992年该区域同期的资料相比 ,近 4a观测到的极地锋显著偏南 1个纬距以上 .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普里兹湾陆缘水边界的变化 [J].
蒲书箴 ;
董兆乾 ;
胡筱敏 ;
于非 ;
赵新 .
海洋通报, 2000, (06) :1-9
[2]   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结构特征和底层水的来源 [J].
于洪华,苏纪兰,苗育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1) :11-20
[3]   德雷克海峡绕极流和锋面的研究 [J].
蒲书箴,廖启煜,于惠苓,赵新,徐贤俊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3) :1-9
[4]   近普里兹湾大陆架外水域水文物理特征 [J].
陈明剑,侍茂崇,高郭平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5, (S1) :235-249
[5]   德雷克海峡上层热结构特征与锋的演变 [J].
李金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