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意识与权利话语的逻辑转向

被引:6
作者
郑智航 [1 ]
王刚义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2]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宽容意识; 权利话语; 斗争逻辑; 主体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宽容意识与权利话语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然而,现代的权利话语强调的乃是"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逻辑"以及受此逻辑支配的斗争逻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宽容意识。因此,要想让权利话语重新与宽容意识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就不得不消解权利话语的"斗争逻辑",确立以宽容意识为核心的主体间性立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第三种”模式: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理论 [J].
刘建成 .
教学与研究, 2006, (06) :75-80
[2]   从主体间性论被追诉人主体性特质 [J].
林林 .
比较法研究, 2006, (03) :81-90
[3]   从宗教宽容到人权保护——国际法中关于少数群体保护规定的演变 [J].
茹莹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3) :26-31+5
[4]   个人主义方法论与私法 [J].
易军 .
法学研究, 2006, (01) :89-103
[5]   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 [J].
乔治F.麦克林 ;
邹诗鹏 .
求是学刊, 2005, (01) :6-10
[6]   宽容的销蚀和不宽容的抵制 [J].
保罗·利科 ;
费杰 .
第欧根尼, 1999, (01) :107-117
[7]  
现代性的命运.[M].漆思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  
可操作的权利.[M].贝思J.辛格(BethJ.Singer)著;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  
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王晓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