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鲁中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气象因子的贡献分析
被引:19
作者:
环海军
[1
,2
]
杨再强
[2
]
刘岩
[1
]
夏福华
[1
]
机构:
[1] 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鲁中地区;
参考作物蒸散量(蒸散量);
相对变化率;
敏感系数;
贡献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基于1980-2014年鲁中地区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该区域近35a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不同时间尺度ET0及主要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基于敏感系数的贡献率法探讨主要气象因子对不同时间尺度ET0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鲁中平原地区近35a年ET0平均值为1165.8mm,山区为1144.6mm,均呈减少趋势,且平原减少趋势极显著,其气候倾向率为-22.2mm·10a-1(P<0.01);季节ET0平均值由多到少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呈增加趋势,其它季节呈减少趋势;6月是ET0最大的月份,1月为最小的月份,其年内分布呈抛物线状;各时间尺度ET0变化主要空间分布基本同步。年、季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且呈增加趋势,月ET0对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的敏感性随月份呈现不同规律,3-6月、9-10月的最敏感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1-2月、11-12月为风速,7-8月为日照百分率。从主要贡献率看,年ET0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为风速,各季、月ET0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不一,但平原和山区两种地形同一时段主要贡献因子基本一致,4个主要气象因子的总贡献率基本能解释各时间尺度ET0变化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92 / 698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