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220
作者
陈鸣
府伟灵
陈依赐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关键词
肺炎,机械通气,内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1 [肺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菌的来源、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将72例病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口咽、鼻部及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同时对呼吸机通气回路的湿化器、冷凝器上采集标本作细菌培养,二者同时阳性的菌株进行质粒提取、酶切图谱分析以鉴定其同源性。同时抽取血清比较测量两组的SIgA、TNF-α、IL-8的浓度值。结果VAP的发生率为43.1%,多发生在插管后的3~12天(平均7.2±2.3天),病原菌主要为G-菌,占8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其次为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有5例合并真菌感染,呼吸机上采集到的标本中有两例阳性(1株为铜绿假单胞菌,1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经质粒提取、酶切后证实其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菌株的同源性很高。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SIgA含量明显下降,TNF-α及IL-8的含量却明显上升(P<0.05)。另外,感染组的死亡率为51.6%,远高于对照组的21.6%(P<0.05)。结论VAP主要是由G-菌引起,通过其释放的内毒素刺激体内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医院感染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枢群等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