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瞿婷婷
陈亚岗
俞云松
魏泽庆
李兰娟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aac(6')-Ie-aph(2')-Ia基因;
D O I
10.19485/j.cnki.issn1007-0931.2004.07.002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 明确各种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 10 6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K -B法测定 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 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 (HLGR) ,同时用PCR法检测HLGR的主要耐药基因aac(6 ) Ie aph(2 ) Ia,并与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的状况。结果  10 6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没有耐药株 ;所有肠球菌均末检测到β—内酰胺酶 ;屎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奎奴普丁 /达福普汀对粪肠球菌的作用差 ,而对屎肠球菌有较强作用。 64 2 %的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PCR检测出HLGR中aac(6 ) Ie aph(2 ) Ia ,基因阳性率为73 5 % (5 0 /68) ,克隆测序证实为aac(6 ) Ie aph(2 ) Ia特异性产物。结论 除了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外 ,肠球菌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其中HLGR占 64 2 %。HLGR的主要耐药机制是aac(6 ) Ie aph(2 ) Ia,基因编码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AAC(6’) Ie (2’) Ia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 / 4+25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肠球菌生物学性状及耐药性的调查 [J].
施金玲 ;
彭少华 ;
李从荣 ;
李红霞 ;
蔡璇 ;
吴晓翠 ;
李艳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2, (05) :75-77
[2]   肠球菌耐药现状调查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J].
王清涛 ;
徐英春 ;
王辉 ;
陈民钧 ;
张秀珍 ;
许淑珍 ;
吴坚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9, (03)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