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公共利益:基于“价值——工具”法律利益分类范式

被引:12
作者
刘光华 [1 ]
张广浩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法学院
[2]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法律利益; “价值—工具”分类范式; 公共利益; 私人利益; 个体利益; 社会利益; 国家利益;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8.04.018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何谓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在法律利益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边界如何?是一个极具现实重要性,又兼具理论争议性的法学命题与法律适用问题,中外皆然,历久弥新。在传统主流法理学的利益分类理论中,公共利益常常与个体利益、社会利益及国家利益并列而用。该利益分类理论模式及其制度成果,直接导致公共利益被人为地戴上了一幅普洛透斯(Proteus)面具,使得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应用者困入了具有迷幻色彩的公共利益"罗生门"。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律利益分类学说的基础上,尝试借助"价值—工具"两层次法律利益分类范式,透过概念辨析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对公共利益及其在法律利益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边界进行再解读。作者认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价值形态的利益存在;个体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等则属于工具形态的利益存在。价值形态利益和工具形态利益之间互相映射,但二者不可化约等列。最后,借助部门法语境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变种形态,验证了"价值—工具"法律利益分类范式,并进一步揭示了法律利益体系中公共利益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期为打开长久困扰人们的公共利益"罗生门",提供一把可能的方法论钥匙。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