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的大别山地形敏感性试验

被引:25
作者
郭蕊 [1 ,2 ]
苗春生 [1 ]
张楠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3] 天津市气象台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暴雨; 大别山; 敏感性试验;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5.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提供的TRMM资料、FNL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应用WRFV3.2中尺度模式对2011年6月23—24日淮河流域梅雨锋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一系列地形敏感性试验,详细分析了大别山地形对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别山地形会强迫底层西南暖湿气流绕流和抬升,形成扰动并使其所含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沿途释放,形成带状降水;2)大别山地形会使暖湿气流与偏北气流交汇形成带状分布的小槽,降水与气流辐合带方向一致;3)当地形增高时,降水中心位置变化不大,但对流更加剧烈;若使地形降低或消失,江苏淮河流域降水中心明显东移,说明大别山减弱了降水系统的东移,并使大值降水分布相对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26 / 6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梅雨锋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若干进展
    孙晶
    [J]. 气象科技, 2011, 39 (03) : 257 - 265
  • [2] 2009-08-17山东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及地形作用分析
    高留喜
    王彦
    万明波
    刘畅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2) : 239 - 245
  • [3] 一次典型梅雨锋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赵玉春
    王叶红
    崔春光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1, 34 (01) : 14 - 27
  • [4] 地形暴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柴东红
    景华
    孟凯
    侯瑞钦
    曲晓黎
    [J].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 366 - 372
  • [5] 2006年6月6—7日福建特大暴雨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沈桐立
    曾瑾瑜
    朱伟军
    丁治英
    [J].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1) : 14 - 24
  • [6] 地形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陈潜
    赵鸣
    [J]. 气象科学, 2006, (05) : 484 - 493
  • [7] 中尺度地形对暴雨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强
    叶汝杰
    王昂生
    陶诗言
    许焕斌
    高守亭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4, (04) : 1 - 4
  • [8] 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形成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倪允琪
    周秀骥
    [J]. 气象学报, 2004, (05) : 647 - 662
  • [9] 江淮地区中尺度地形对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敏感性试验
    臧增亮
    张铭
    沈洪卫
    姚好海
    [J]. 气象科学, 2004, (01) : 26 - 34
  • [10] 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的模拟研究
    贝耐芳
    赵思雄
    高守亭
    [J]. 大气科学, 2003, (03) : 399 -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