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年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2
作者
赵丽 [1 ]
张连根 [2 ]
余伟莅 [1 ]
胡小龙 [1 ]
薛博 [1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局
关键词
退耕还林地; 生物量;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内蒙古多伦县2005-2010年6年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与气候观测资料,对不同年际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变化以及与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全年降水量等因子相关分析,建立了影响因子对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生物量的变化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期的延长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规律;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与退耕还林年际、植被的密度、高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退耕还林年际越长,生物量越大;植物的密度、高度越大,生物量越大;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可由植被高度变化的线性关系说明与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27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模式退耕还林地上净生物生产力评价 [J].
高嵩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7) :215-216
[2]   关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J].
姚清亮 ;
陆贵巧 ;
杜剑 ;
谭绪泉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6) :57-61
[3]   多伦县退化草场的封育效果分析 [J].
邢永亮 ;
余伟莅 ;
郭建英 ;
王利兵 ;
胡小龙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 (02) :32-35
[4]   沙粒粒径组成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灌丛大小和土壤风蚀相关性分析 [J].
王利兵 ;
胡小龙 ;
余伟莅 ;
李钢铁 ;
郭建英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688-693
[5]   内蒙古草原大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J].
蔡学彩 ;
李镇清 ;
陈佐忠 ;
王义凤 ;
汪诗平 ;
王艳芬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57-1662
[6]   我国退耕还林研究进展与基本途径探讨 [J].
杨正礼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4, (04) :512-518
[7]   谈退耕还林几个注意事项 [J].
余本付 .
安徽林业, 2002, (05) :29-29
[8]   延安市张梁试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多样性变化 [J].
刘建军 ;
崔宏安 ;
王得祥 ;
夏文辉 ;
杨正礼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8-11
[9]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的几种模式与生态农业建设 [J].
陈全龙 ;
郭兴顺 .
防护林科技, 2000, (02) :64-66
[10]  
多伦县植物资源及生态恢复变化的研究[D]. 李那何芽.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