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

被引:13
作者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机构
[1] 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科学系
[2] 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科学系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大气热源; 哈得莱环流;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4.03.005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热源演变特征,并由此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判据。将该判据应用于1979~1993年总共15年的平均场,可判定南海夏季风平均于28候(5月第4候)爆发。而且,对于逐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该判据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还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4月份40 S纬圈平均的大气热源垂直积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得到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前期判定指标能较好地判断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原因,及其与4月份40 S纬圈平均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南北半球哈得莱环流的变化得到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 [J].
冯瑞权 ;
王安宇 ;
吴池胜 ;
林文实 ;
林建恒 ;
古志明 ;
谭志文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4) :345-354
[2]   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征的比较 [J].
朱亚芬 ;
李弋林 ;
钱维宏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1) :34-44
[3]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 [J].
徐海明 ;
何金海 ;
周兵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1) :10-22
[4]   太阳黑子对南海季风爆发及热带风暴活动的影响 [J].
陈文玉 ;
金德山 ;
李培 ;
杨文武 .
热带海洋, 2000, (04) :23-27
[5]   南海暖池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与南海季风爆发的关系 [J].
赵永平 ;
陈永利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3) :202-211
[6]   1982~1996年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迟早的探讨(Ⅰ)热带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和季风建立指数 [J].
贺海晏 ;
温之平 ;
简茂球 ;
隋中兴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91-96
[7]   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年对流层温度场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 [J].
简茂球 ;
贺海晏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97-102
[8]   赤道涡旋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J].
谢安 ;
刘霞 .
气象学报, 1997, (05) :100-108
[9]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M].何金海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10]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M].丁一汇;李崇银主编;.气象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