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地区“刀耕火种”的生态后果

被引:1
作者
吴仲民
周光益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热带森林; 热带林; 养分; 凋落物层; 林地; 农业用地; 海南岛尖峰岭; 水文生态功能; 热带天然林; 热带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3 [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正> "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在中国热带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考古学研究表明,中国热带地区(海南岛)最早的刀耕火种活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司徒尚纪,1992)。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刀耕火种是人类耕垦土地和获取食物的最有效的手段。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热带地区绝大多数被开垦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09 / 21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生态效应的研究 Ⅴ.—土壤水分状况 [J].
刘其汉 ;
李艳敏 ;
卢俊培 .
林业科学研究, 1988, (04) :367-375
[2]   关于西双版纳的开发建设和自然保护问题 [J].
陈传康 .
自然资源, 1982, (02) :90-96
[3]   西双版纳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其合理利用途径 [J].
汪汇海 .
自然资源, 1983, (02) :26-32
[4]  
中国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M]. - 科学出版社 , 蒋有绪等著, 1991
[5]  
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M]. - 海南人民出版社 , 司徒尚纪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