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沙量变化和减沙途径探讨

被引:8
作者
朱鉴远
机构
[1]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沙量变化; 减沙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82.2 [长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长江上游输沙量、含沙量变化和减沙途径。在上游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1 95 0~ 1 985年长江输沙量、含沙量约每 1 2年以 4%的速率缓慢增长 ,1 992~1 997年大量减少。追根溯源系水库淤积的减沙作用。若无水库淤积拦沙 ,长江上游输沙量、含沙量年增长率将约达 1 % ,是相当可观的。根据水库拦沙效益 ,提出长江上游修建溪洛渡、亭子口、瀑布沟、构皮滩和白鹤滩等 5座大型水电站 ,与三峡枢纽共同进行水库泥沙联合调度 ,可使宜昌河段含沙量减少 1 / 2的年限延长达 1 5 0~ 2 0 0年 ;同时开展水土保持 ,可改变三峡下游河床冲刷后再淤积的不利局面。治水必治沙 ,通过“蓄水减沙 ,借水攻沙”的工程措施 ,和坚持不懈的水土保持 ,“标本兼治”,可使长江输沙量、含沙量长期减少 1 / 2 ,恢复到唐宋时代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上游床沙变化和卵砾石推移质输移研究 [J].
朱鉴远 .
水力发电学报, 1999, (03) :89-105
[2]   长江沙量发展趋势初探 [J].
朱鉴远 .
水利水电技术, 1985, (05) :1-4
[3]  
三峡工程水文研究[M].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长江水利委员会 编, 1997
[4]  
三峡工程泥沙研究[M].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