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析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杨明义
田均良
石辉
周维芝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2] 不详
[3] 不详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土壤侵蚀;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核分析技术研究土壤侵蚀是近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能对土壤侵蚀时空变化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监测,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本文对几种天然放射性或大气沉降的核素及稀土元素示踪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利用137Cs、210Pb、7Be、226Ra、232Th,以及稀土元素(REE)研究土壤侵蚀及沉积速率的一些数学模型;探讨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并就核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蒋家沟流域土壤侵蚀及泥石流细粒物质来源的137Cs法初步研究 [J].
张信宝 ;
汪阳春 ;
李少龙 ;
张一云 ;
赵庆昌 ;
蒋锦江 ;
白立新 ;
严美琼 ;
吴丽萍 .
中国水土保持, 1992, (02) :32-35+66
[2]   黄土高原土壤元素含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J].
田均良 ;
李雅琦 ;
黄义端 ;
李槟 ;
刘普灵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1) :77-83
[3]   土壤侵蚀REE示踪法研究初报 [J].
田均良 ;
周佩华 ;
刘普灵 ;
吴普特 ;
郑世清 ;
李雅琦 ;
武春龙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2, (04) :23-27
[4]   用铯—137确定小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 [J].
J.M.Soileau ;
B.F.Hajek ;
J.T.Touchton ;
刘正杰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3, (02) :61-65
[5]   137Cs法测算梁峁坡农耕地土壤侵蚀量的初探 [J].
张信宝 ;
李少龙 ;
王成华 ;
谭万沛 ;
赵庆昌 ;
张一云 ;
严美琼 ;
刘亚伦 ;
蒋锦江 .
水土保持通报, 1988, (05) :18-22+29
[6]   放射性核素和纹理计年对比研究瑞士格莱芬湖近代沉积速率 [J].
万国江 ;
P.H.Santschi ;
M.Sturm ;
K.Farrenkothen ;
A.Lüeck ;
W.Werth ;
Chr.Schuler .
地球化学, 1986, (03) :259-270
[7]  
黄土高原土壤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田均良等著, 1994
[8]   关于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J].
王礼先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6) :19-23
[9]   利用放射化学及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德基水库集水区之泥沙来源 [J].
庄作权 .
水土保持研究, 1995, (03) :2-7
[10]  
Clarke.R. L. and Nanninga . P. M. 210 Pb as a chronometerand tracer, Burrinjuckreservoir .Australia. Wasson .R. 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