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刑事电子证据的取证程序——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要视角
被引:11
作者
:
乔洪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乔洪翔
宗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宗淼
机构
:
[1]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2]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黑龙江 哈尔滨
来源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
2005年
/ 06期
关键词
:
电子证据;
取证程序;
刑事侦查;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23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刑事电子证据的取证应当遵循任意侦查原则、相称性原则、令状原则、合法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取证主体应当包括司法人员、电子技术专家和电子司法取证鉴定认证机构以及辩护律师。取证规则包括关联性规则、搜查扣押规则和可靠性规则。取证程序为强制记录和保存信息证据、现场勘查、搜查和扣押、保全和固定以及实时搜集。应当以此为框架构建我国的刑事电子证据取证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计算机犯罪中数字证据取证的技术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凌斌
[J].
法治论丛,
2004,
(01)
: 46
-
50
[2]
计算机犯罪的侦查取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青
[J].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6)
: 35
-
37
[3]
《网络犯罪公约》中的证据调查制度与我国相关刑事程序法比较
皮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皮勇
[J].
中国法学,
2003,
(04)
: 146
-
161
[4]
电子证据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主编, 2002
[5]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译, 1996
←
1
→
共 5 条
[1]
计算机犯罪中数字证据取证的技术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凌斌
[J].
法治论丛,
2004,
(01)
: 46
-
50
[2]
计算机犯罪的侦查取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青
[J].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6)
: 35
-
37
[3]
《网络犯罪公约》中的证据调查制度与我国相关刑事程序法比较
皮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皮勇
[J].
中国法学,
2003,
(04)
: 146
-
161
[4]
电子证据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主编, 2002
[5]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译,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