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坳隆断裂带中水合物赋存的温压场环境

被引:18
作者
王宏斌 [1 ]
黄永样 [2 ]
梁劲 [2 ]
刘学伟 [1 ]
梁金强 [2 ]
李灿苹 [1 ]
沙志彬 [2 ]
龚跃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水合物; 温压场环境; 坳隆断裂带; 中国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明显受构造条件控制,一些活动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特殊构造单元,如增生楔、泥火山、泥底辟、海底滑塌体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的坳隆断裂带是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和赋存的重要构造之一。选择穿过坳隆断裂带的地震剖面A,根据南海北部陆坡海水深度和海底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了沉积物的温度;并在拟合沉积物深度与体密度关系曲线的基础上,计算了沉积物中的净岩压力,进一步探讨了测线A的温压场环境。结果表明:坳隆断裂带中存在连续变化的温压场环境,当气体在其中运移时,总能遇到有利的温压场环境,从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另一方面,坳隆断裂带中也不是处处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需要进行具体的温压条件分析,从而对水合物稳定域进行准确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海西沙海槽S14站位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意义 [J].
祝有海 ;
饶竹 ;
刘坚 ;
刘亚玲 ;
白瑞梅 .
现代地质, 2005, (01) :39-44
[2]   南海陆坡中新世以来沉积物特性与气体水合物分布初探 [J].
苏新 ;
陈芳 ;
于兴河 ;
黄永样 .
现代地质, 2005, (01) :1-13
[3]   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数据计算南海北部陆坡海底热流 [J].
王宏斌 ;
梁劲 ;
龚跃华 ;
黄永样 ;
刘学伟 ;
沙志彬 .
现代地质, 2005, (01) :67-73
[4]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探讨 [J].
王淑红 ;
宋海斌 ;
颜文 .
现代地质, 2005, (01) :101-107
[5]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研究——中国南海HD152测线应用实例 [J].
刘学伟 ;
李敏锋 ;
张聿文 ;
张光学 ;
吴能友 ;
黄永样 ;
王宏斌 .
现代地质, 2005, (01) :33-38
[6]   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42-浓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J].
蒋少涌 ;
杨涛 ;
薛紫晨 ;
杨竞红 ;
凌洪飞 ;
吴能友 ;
黄永样 ;
刘坚 ;
陈道华 .
现代地质, 2005, (01) :45-54
[7]   东沙海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分布的地质因素 [J].
吴时国 ;
张光学 ;
郭常升 ;
黄永样 ;
钟少军 .
石油学报, 2004, (04) :7-12
[8]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成藏条件初探及其分布 [J].
于兴河 ;
张志杰 ;
苏新 ;
陈芳 ;
李杨 .
地学前缘, 2004, (01) :311-315
[9]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J].
王宏斌 ;
张光学 ;
杨木壮 ;
梁金强 ;
梁劲 ;
钟广见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1) :81-86
[10]  
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冯志强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