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被引:6
作者
包艳 [1 ]
崔日明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 格鲁吉亚; 自由贸易区;
D O I
10.16197/j.cnki.lnupse.2017.01.007
中图分类号
F125.5 [对各国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这一背景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第一个正式启动的自由贸易区——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战略意义和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区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和示范效应,将有助于畅通中欧运输通道、拓展中国企业在欧盟等国的市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中格经贸关系和提升中格两国在多领域的合作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格鲁吉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态度、意义与前景 [J].
吕萍 .
俄罗斯学刊, 2016, 6 (05) :75-83
[2]   格鲁吉亚的国际经济功能 [J].
弗拉基米尔·巴巴瓦 ;
许华 .
东欧中亚研究, 2002, (02) :91-94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构想的当代起源及其再认识 [J].
侯艾君 .
俄罗斯学刊, 2016, 6 (04) :54-61
[5]   中韩自由贸易区:机遇、问题及前景 [J].
包艳 ;
崔日明 .
国际经济合作, 2009, (01) :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