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主观罪过及形态问题研究

被引:1
作者
陈勇
万震莉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重庆
关键词
典型直接故意; 非典型直接故意; 定性因素; 定量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很多争议 ,笔者从刑法基本理论的角度入手 ,着重对该罪的主观罪过、犯罪形态问题深入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罪主观方面是一种“非典型的直接故意” ;本罪不存在未遂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犯罪既遂论.[M].刘之雄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  
罪状解构.[M].刘树德著;.法律出版社.2002,
[3]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定罪与量刑.[M].史卫忠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4]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研究.[M].黄京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  
刑法学.[M].张明楷编著;.法律出版社.1999,
[7]  
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