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会的人文向度与后物质主义逻辑

被引:2
作者
文小勇
机构
[1] 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
关键词
幸福社会; 人文向度; 后物质主义; 幸福观;
D O I
10.16619/j.cnki.rmlt.2011.14.038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度,我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个中主因在于社会安全感的"集体记忆"、社会平权意识的滞后、社会宽容精神的缺失。幸福社会目标的提出,正是反思历史,汲取教训的结果,更是走出"唯GDP"困局,走向后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基本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期盼收入可持续增长[N]. 温素威,朱磊,刘文波,胡洪江,王伟健,邓圩.人民日报. 2011 (001)
[2]  
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N]. 胡锦涛.人民日报. 2010 (001)
[3]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J.J.Rousseau)著,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