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被引:40
作者
刘敏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裁判请求权; 诉讼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 人事争议仲裁; 诉前调解;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1.06.014
中图分类号
D915.2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各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普遍趋势是:一方面以保障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为最高理念,另一方面鼓励当事人使用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纠纷。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符合民事司法改革的要求。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上存在各具特色的诉讼前置程序,值得我国借鉴。我国现行的诉讼前置程序尚存在一些缺陷,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我国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置应当遵循程序相称原理、系争外利益保护原理、程序选择权保护原理、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原理。国家设置诉讼前置程序,应当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同时允许纠纷当事人双方约定诉讼前置程序。我国应当取消现行的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仲裁作为诉讼前置程序,代之以将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诉前调解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并将劳动争议(含人事争议)仲裁改造为当事人约定的诉讼前置程序;取消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的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诉讼前置程序;增设诉前调解程序作为诉讼前置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原理与制度[M]. 法律出版社 , 刘敏, 2009
[2]  
新堂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新堂幸司, 2008
[3]  
民事诉讼程序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英) 乔罗威茨, 2008
[4]  
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M]. 人民出版社 , 谭兵主编, 2005
[5]  
裁判请求权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敏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