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和经脾移植后的MR示踪研究

被引:26
作者
居胜红 [1 ]
滕皋军 [1 ]
陆海华 [1 ]
张爱凤 [2 ]
张宇 [3 ]
马明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分子影像实验室
[2] 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3]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标记; 移植; 肝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磁粒子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入急性肝损伤大鼠脾脏,应用1·5TMR仪进行活体成像,为干细胞移植并无创示踪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Fe2O3-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分离纯化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铁。12只急性肝损伤大鼠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将标记细胞(实验组,n=6)和未标记细胞(对照组,n=6)同种异体移植入大鼠脾脏,在移植前、移植后3h及3、7、14d应用MR的T2W对肝脏进行活体成像,测量肝脏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并与肝脏组织切片普鲁士蓝染色对照。结果BMSCs的Fe2O3-PLL标记率近100%,普鲁士蓝染色显示蓝色铁颗粒位于BMSCs胞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注射前、注射后3h及3、7、14d肝脏的SNR分别为19·53±2·30,3·28±1·06,7·34±2·10,10·25±3·96,15·50±3·73;20·20±4·35,21·20±4·43,19·13±2·80,21·43±5·45,19·07±4·80。与注射前比较,实验组3h及3、7d肝脏的SNR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unnett检验,t值分别为16·25,12·19,9·29,P值均<0·05),14d时SNR虽仍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unnett检验,t=4·03,P>0·05)。对照组移植后各时间点与移植前比较,SNR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F=0·187,P>0·05)。组织学示普鲁士蓝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病变区。结论Fe2O3-PLL可以有效标记大鼠BMSCs,临床应用型1·5TMR仪可对磁粒子标记的BMSCs经脾植入后进行活体示踪。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ntraperitoneal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Morphological results[J] . D. Henne-Bruns,U. Krüger,D. Sümpelmann,W. Lierse,B. Kremer.Virchows Archiv A 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Histopathology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