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发作患者心理防御与应对方式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瑞星 [1 ]
常国胜 [2 ]
史诺 [3 ]
机构
[1]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2]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3] 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抑郁发作; 心理防御机制; 应对方式; 心理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 [专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的心理防御与应对方式特点。方法根据CCMD-3诊断标准,实验组共104例,分层抽样取对照组104例,分别用防御方式式卷(DSQ)、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5.19±0.73)分]高于对照组[(4.4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其中退缩、躯体化、回避、被动攻击高于对照组,抱怨、幻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成熟型防御方式[(4.49±0.61)分]低于对照组[(6.01±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1),其中升华、幽默低于对照组,而压抑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应对方式上,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低于对照组(t=4.58,P<0.01;t=-4.49,P<0.01;t=-4.01,P<0.01),自责、退避高于对照组(t=8.21,P<0.01;t=5.31,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倾向于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心理干预需要对患者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应对方式进行干预,引导患者有意识地运用成熟的防御与应对方式,以提高治疗的远期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92 / 99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抑郁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江明君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2) :97-99
[2]  
抑郁症患者依恋类型、述情障碍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袁茵;毛文君;卢莲;.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 01
[3]   心理防御机制对考研复试者个性与抑郁焦虑症状的中介作用 [J].
朱相华 ;
赵后锋 ;
杨永杰 ;
徐铁军 ;
葛宝君 ;
孙宝蓉 ;
胡燕 ;
刘欣 ;
耿德勤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9)
[4]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J].
张荣珍 ;
陈万海 ;
李瑞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07) :878-879
[5]  
变态心理学.[M].钱铭怡;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