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干预机制有效性探讨

被引:11
作者
王维安
陶海飞
机构
[1] 浙江大学金融学系
[2] 浙江大学金融学系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外汇干预; 作用机制; 内外冲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由于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我国外汇干预无法通过利率、资产组合和预期机制对汇率稳定产生倍增效应。相反 ,由于内外经济周期非一致性和干预目标过于狭窄 ,市场收益变化反而引起国内资产结构的逆向调整 ,加大了人民币失衡压力。最后 ,央行通过大规模直接干预的方式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稳定 ,却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受央行资产结构和债券市场规模等因素约束 ,外汇占款投放的人民币没有被完全冲销 ,存在较大缺口 ,并对基础货币预期增长目标和内部均衡形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 ,人民银行要尽快转变被动的干预方式 ,扩大汇率波动的目标区间 ;同时 ,要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促进政策之间的协调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最终实现干预成本的最小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3年宏观形势分析与今年形势及政策走向预测 [J].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
金融论坛, 2004, (04) :3-9+62
[2]   东亚金融合作的发展与启示 [J].
甘当善 ;
刘小坤 .
亚太经济, 2003, (06) :50-52
[3]   非对称管制下的外汇市场干预:绩效与缺陷 [J].
曾振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3, (04) :42-46
[4]   港币-人民币一体化的经济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J].
黄燕君 ;
赵生仙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2) :48-56
[5]  
外汇干预传导的预期途径分析[J]. 元惠萍,陈浪南,黄洵.预测. 2002(06)
[6]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 [J].
谢平 ;
张晓朴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Z3) :30-35
[7]   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 [J].
陈平 ;
王曦 .
经济研究, 2002, (06) :23-31+94
[8]   浅析利率平价模型在中国的演变 [J].
薛宏立 .
财经研究, 2002, (02) :14-19
[9]   外汇市场干预的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 [J].
宋文兵 .
世界经济, 1998, (06) :42-46+49
[10]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市场调控[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姜波克,陆前进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