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万晓晓 [1 ]
石元亮 [2 ]
依艳丽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白浆土; 有机碳; 腐殖质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白浆土秸秆还田(20、24、3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腐殖质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秸秆还田后耕层(0~20 cm)与20~40 cm白浆土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2.46~3.91、10.75~15.79g/kg。随还田年限增加,耕层与20~40 cm土壤水溶性物质在还田24年达最高值,分别为0.67、0.58 g/kg;而水浮性物质显著增加且在还田24~32年趋于稳定值。耕层土壤腐殖酸与胡敏酸含碳量均呈增加趋势,还田24年时最高,分别为10.04、5.51 g/kg;在20~40 cm土层则先增后减。耕层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先减后增,20~40 cm土壤富里酸含碳量则显著增加。耕层胡敏素含碳量呈减少趋势,而20~40 cm土壤则呈增加趋势。秸秆还田后白浆土胡富比发生较大变化,耕层土壤胡富比在还田24年时达到峰值1.22;而20~40 cm土层胡富比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2] 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
    杨帆
    李荣
    崔勇
    包耀贤
    段英华
    [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01) : 10 - 14
  • [3] 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王立刚
    李虎
    邱建军
    唐华俊
    [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6) : 29 - 37
  • [4] 长期秸秆还田对黄土旱塬区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春霞
    郝明德
    谢佰承
    [J].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02) : 18 - 20
  • [5]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窦森
    李凯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J].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 1148 - 1158
  • [6] 长期定位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王薇
    李絮花
    章燕平
    林治安
    赵朋
    [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 (03) : 65 - 67
  • [7]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宫亮
    孙文涛
    王聪翔
    刘艳
    汪仁
    [J]. 玉米科学, 2008, (02) : 122 - 124+130
  • [8]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孙星
    刘勤
    王德建
    张斌
    [J]. 土壤, 2007, (05) : 782 - 786
  • [9] 不同施肥处理红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变化及与有机碳组分的关系
    徐江兵
    何园球
    李成亮
    刘晓利
    姜灿烂
    [J]. 土壤, 2007, (04) : 627 - 632
  • [10]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徐明岗
    于荣
    王伯仁
    [J]. 土壤学报, 2006, (05) : 723 -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