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府矿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

被引:15
作者
王力 [1 ,2 ]
卫三平 [1 ,2 ,3 ]
张青峰 [1 ]
王全九 [2 ]
李世清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榆神府矿区; 稳定性同位素; 降水线方程; 地下水; 植物水分来源;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08.001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榆神府矿区植物水分来源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影响矿区植被建设中最关键的制约性因素水分为中心,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分馏原理,分析了矿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不同载体中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揭示了矿区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为矿区植被的自然恢复和永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水分来源依据。研究认为,榆神府矿区夏季降水δD(氘)、δ18Ο(重氧)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该区降水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具有较强的雨量效应特征。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相比,矿区降水线方程(δD=7.0δ18Ο-0.72)斜率和截距都偏小,说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不能很好地反映矿区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矿区典型植物木质部水分δD值(-72.49‰~-78.72‰)与土壤中水分(-68.15‰~-78.00‰)、地下水δD(-64.18‰~-67.14‰)相接近,与降水(10.78‰~-94.30‰)、水库水(-48.945‰)和湖水δD(-2.65‰)相差很大,说明该区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水和地下水,而基本没有直接利用湖水、水库水以及夏季降水。低δD值、雨量大时的降水是榆神府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降雨量小时δD值高,但微小的补充不足以影响地下水的δD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47 / 13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J].
王力 ;
张青峰 ;
卫三平 ;
王全九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2) :36-43
[2]   榆神府煤田开采对地下水和植被的影响 [J].
王力 ;
卫三平 ;
王全九 .
煤炭学报, 2008, 33 (12) :1408-1414
[3]   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 [J].
王清发 .
地下水, 2008, (01) :52-53
[4]   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J].
姜娜 ;
邵明安 ;
雷廷武 ;
田磊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6) :134-137
[5]   生态脆弱地区矿业城市转型设计及模式选择——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 [J].
李虹 .
西部资源, 2006, (04) :14-16
[6]   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J].
崔军 ;
安树青 ;
徐振 ;
徐庆 ;
王中生 ;
刘世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660-668
[7]   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 [J].
李旭红 ;
安树伟 .
中国科技论坛, 2005, (04) :21-25
[8]   对陕北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J].
刘生辉 .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 (03) :1-3
[9]   新民矿区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J].
张卫萍 .
陕西煤炭, 2004, (03) :20-21+26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理论与经验 [J].
于全 ;
王金瑛 .
山东社会科学, 2004, (05)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