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Ⅲ.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

被引:11
作者
刘冬碧
贺纪正
刘凡
李学垣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武汉,
关键词
电荷量; 电荷零点(PZC); 净电荷零点(PZNC); 表面电荷性质指标; 可变电荷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2 [土壤电化学、土壤磁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中南地区3种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等表面电荷性质及其与土壤矿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赤红壤、红壤到黄棕壤,永久负电荷量(CECp)趋于增大,主要与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粘粒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CECv)变异趋势不明显,主要与土壤氧化铁铝的组成及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占负电荷总量的比例趋于降低;正电荷量趋于减小。(2)供试赤红壤、红壤和黄棕壤的PZC分别为3.90、3.35~3.50和2.96~3.12;赤红壤和红壤的PZNC分别为3.85和2.15~2.84,黄棕壤不存在PZNC。(3)初步提出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指标为:PZC>3.0、PZNC>2.0、PZC-PZNC<1.0和CECv/CEC8.2>0.4。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Ⅱ.几种测定永久负电荷量的方法的比较 [J].
刘冬碧 ;
贺纪正 ;
刘凡 ;
李学垣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7, (04) :260-264
[2]   土壤中水合氧化物型表面的化学区分——Ⅱ.电荷零点 [J].
邵宗臣 ;
汤丽雅 .
土壤学报, 1992, (03) :296-301
[3]   天宝山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 Ⅱ.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 [J].
贺纪正 ;
李学垣 ;
徐凤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57-63
[4]   天宝山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Ⅰ.土壤的电荷量 [J].
贺纪正 ;
李学垣 ;
徐凤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3) :268-273
[5]   土壤中水合氧化物型表面的化学区分 Ⅰ.表面电荷 [J].
邵宗臣 .
土壤学报, 1990, (02) :159-165
[6]   几种土壤胶体电荷零点(ZPC)的初步研究 [J].
袁朝良 .
土壤学报, 1981, (04) :345-352
[7]   可变电荷土壤 [J].
于天仁 .
土壤通报, 1981, (05) :40-45
[8]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于天仁等著, 1996
[9]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10]  
Charge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s.Trans.7th Inter.Congr. Mehlich,A. Soil Science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