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背景下皖江城市带城镇化质量时空特征

被引:2
作者
陈晓华 [1 ,2 ]
李咏 [1 ]
机构
[1]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2] 池州学院皖江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工业化; 城镇化质量; 时空特征;
D O I
10.13420/j.cnki.jczu.2016.03.00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联性视角,构建由工业化程度、速度协调、产业融合、互动成效诸因素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0—2014年皖江城市带地级市与县(县级市)域两个层面的统计数据,通过运用信息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并通过Arc GIS中的Moran’S分析法,分析和对比了两个层面城镇化质量与工业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地级市层面,快速工业化发展对皖江城市带城镇化质量的快速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县(县级市)域层面,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处协同发展状态;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均以"增长极"的发展模式与周边地域空间形成一定的差异。最后从地级市和县(市)域两个层面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发展应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及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公共产品视角下安徽省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J].
郭成 ;
储金龙 ;
李咏 .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 23 (06) :87-94
[2]   基于DEA-ESDA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评价 [J].
陈晓华 ;
李久林 ;
储金龙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12) :51-56+100
[3]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基于珠三角、苏南、温州的比较研究 [J].
林永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101-110
[4]   广东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析 [J].
李家杰 ;
黎金钊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5, 38 (01) :48-52+58
[5]   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J].
方娜 ;
王其和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9 (06) :20-24
[6]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联动机制探讨——以江西沿江区域为例 [J].
汤明 ;
曾芳 ;
陶春元 ;
杨涛 .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08) :20-24
[7]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向鹏成 ;
廖宗义 ;
罗芸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 (07) :16-22
[8]   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 [J].
蓝庆新 ;
陈超凡 .
财经研究, 2013, 39 (12) :57-71
[9]   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J].
彭翀 ;
常黎丽 .
经济地理, 2013, 33 (08) :73-78
[10]   层次分析法在多层次多指标评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支元 .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1 (02)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