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影响植物花时的分子机制

被引:23
作者
陈晓
李思远
吴连成
王翠玲
陈彦惠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光周期; 花时; 分子机制; CO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43 [光周期现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长感知是植物所具有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光周期是决定植物开花时间的关键环境因子之一。光周期的暗期长度是决定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通过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光周期敏感的一些遗传特性,并确定了光敏感指数的标准。构建了光周期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是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进行光周期机理研究的有效途径。通过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长日促进开花的遗传途径。它的机理可以综合为:光和感光信息体系结合产生信号并传导,CO表达被激活。在每日日长循环、光体系及遗传背景的变化基础上,如果CO的表达和日长状况协调,那么CO激活FT表达,随后开花。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在光周期机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90 / 14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孟繁静主编, 2000
[2]  
植物生理学[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李德全等主编, 1999
[3]   Mapping of a spontaneous mutation for early flowering time in maize highlights contrasting allelic series at two-linked QTL on chromosome 8 [J].
Chardon, F ;
Hourcade, D ;
Combes, V ;
Charcosset, A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5, 112 (01) :1-11
[4]   Photoperiodic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in perennial ryegrass involving a CONSTANS-like homolog [J].
Martin, J ;
Storgaard, M ;
Andersen, CH ;
Nielsen, KK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4, 56 (02) :15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