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72
作者
张志强 [1 ]
郑军卫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资源; 超低渗透储层; 致密砂岩; 勘探开发技术; 储层改造; 提高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分类、资源量、分布状况、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低渗透油气层的识别和改造技术、钻采工艺技术是当前国际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的热点。当前和未来国际低渗透油气资源研究将主要关注:低渗透储集层优质储集体预测技术、压裂技术、水平井和多分支井技术、小井眼钻井技术、超前注水技术、层内爆炸增产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技术领域。我国今后需要进一步发展超深井钻井、沙漠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解释技术、复杂岩性油气层测井技术、低渗透含油区带优选技术、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技术、低渗透储层裂缝先期预测技术、开发压裂优化注采系统技术、水平井、复杂结构井压裂技术、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小井眼钻井技术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54 / 8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发展源于改革 跨越来自创新——延长石油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发展 [J].
沈浩 .
现代企业, 2008, (11) :8-10
[2]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综述 [J].
任厚毅 ;
吴秀芳 .
中国石化, 2008, (10) :36-38
[3]   致密含气砂岩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J].
刘吉余 ;
马志欣 ;
孙淑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316-319+366
[4]   低渗透储层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何勇明 ;
樊中海 ;
孙尚如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3) :5-7+1
[5]   致密碎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J].
王长城 ;
施泽进 ;
常景慧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8, (02) :184-187
[6]   低渗气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研究——以苏里格和迪那低渗气藏为例 [J].
杨正明 ;
姜汉桥 ;
李树铁 ;
朱光亚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6) :108-110+119+172
[7]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与展望 [J].
王道富 ;
付金华 ;
雷启鸿 ;
罗安湘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126-130
[8]   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赵靖舟 ;
吴少波 ;
武富礼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28-31+53
[9]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特征综述 [J].
郝明强 ;
胡永乐 ;
刘先贵 .
特种油气藏, 2007, (03) :12-15+104
[10]   致密砂岩气藏的类型和勘探前景 [J].
董晓霞 ;
梅廉夫 ;
全永旺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5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