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

被引:88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张明利
刘池阳
吴汉宁
由福报
张兵山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西北大学!西安,西北大学!西安,青海油田研究院!敦煌,青海油田研究院!敦煌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古地磁; 叠合盆地;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柴达木盆地显生宙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盆地叠合过程。在寒武纪—泥盆纪 ,柴达木板块处于低纬度区 ,从寒武纪时的南纬 4 1°往北漂移到泥盆纪时的北纬 10 6° ,与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块体有较大的纬度差 ,表明柴达木板块在该时期是一个并不隶属于其它任何板块的独立的块体 :与华北板块之间以北祁连洋相隔 ,与塔里木板块之间以阿尔金洋相隔 ,与中昆仑地块之间以东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板块内部也被赛什腾—锡铁山洋所分隔。这些洋盆经历了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张裂阶段和晚奥陶世—早、中泥盆世聚敛阶段 ,最终于中泥盆世末期闭合。该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内部 ,叠合在震旦纪大陆裂谷盆地之上的是寒武—奥陶纪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 ,生物发育 ;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柴达木盆地以隆起为特征。石炭纪—三叠纪柴达木板块继续北移 ,石炭纪时位于北纬 11 9° ,二叠纪时位于北纬 12 7° ,三叠纪时位于北纬 2 2 2° ,该时期柴达木板块已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拼合 ,但与羌塘板块之间以南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处于南昆仑洋的弧后部位 ,叠加在早期盆地之上的是石炭纪—早二叠世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煤线。晚二叠世—三叠纪柴达木盆地再度隆升。侏罗纪以来 ,柴达木板块缓慢北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北祁连山海相火山岩岩石成因.[M].夏林圻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2]  
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M].冯益民;何世平著;.地质出版社.1996,
[3]   柴达木震旦纪—三叠纪盆地演化研究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张明利 ;
张兵山 ;
由福报 ;
骆静 .
地质科学, 1999, (03) :289-300
[4]   北祁连熬油沟蛇绿岩岩石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J].
张招崇 ;
毛景文 ;
杨建民 ;
吴茂炳 ;
左国朝 .
地质学报, 1998, (01) :42-51
[5]   再论塔里木板块的归属问题 [J].
刘训 ;
姚建新 ;
王永 .
地质论评, 1997, (01) :1-9
[6]   用古地磁资料探讨柴达木地块构造演化 [J].
吴汉宁 ;
刘池阳 ;
张小会 ;
任战利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1) :9-14
[7]   格尔木—额济纳旗断面走廊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大地构造演化 [J].
邓晋福 ;
杨建军 ;
赵海玲 ;
赖绍聪 ;
刘厚祥 ;
罗照华 ;
狄永军 .
现代地质, 1996, (03) :39-52
[8]   柴达木北缘古生代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J].
赖绍聪 ;
邓晋福 ;
赵海玲 .
现代地质, 1996, (01) :19-22+24-29
[9]   柴达木北缘石榴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杨建军,朱红,邓晋福 ;
周天祯,赖绍聪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2) :97-105
[10]   中国蓝闪石片岩带的一般特征及其分布 [J].
董申保 .
地质学报, 1989, (03) :27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