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反贫困过程中民间信用的作用探讨

被引:4
作者
江曙霞
机构
[1] 厦门大学金融系福建厦门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反贫困; 民间信用;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05.05.003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反贫困已经步入“扶贫到户”的阶段和开始寻求非政府组织力量扶贫的思索,农村民间信用也已经在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的管制中渐成规模,客观上需要扩大农村的市场融资份额。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可以成为中国现阶段反贫困的最适合的金融制度安排。抑制农村民间信用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反贫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多赢”的选择——农村资金富余者致富和贫困人群脱贫,同时为政府排忧解难。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民间金融的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分析:来自标会的检验 [J].
郑振龙 ;
林海 .
金融研究, 2005, (04) :133-143
[2]   中国的政府公共支出与减贫政策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05, (01) :27-37
[3]   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J].
何广文 .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10) :42-48
[4]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杰主编, 2003
[5]  
中国“地下金融”[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江曙霞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