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形成能——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之三

被引:11
作者
李成云
李家瑞
沈锐
藤田佳克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2] 日本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昆明
[3] 昆明
[4] 筑波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演化; A交配型; a交配型; 有性世代形成能;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2.01.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500余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中选出在与标准菌株交配时能较多地产生子囊壳及子囊孢子的26个菌株和10个子囊孢子菌株,通过其中A交配型的20个菌株与a交配型的16个菌株相互交配,证明YL90—84、YL90—71等4个分离自西双版纳陆稻上的菌株及子囊孢子菌株A—1具有较高的有性世代形成能。此外,笔者还根据云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菌多能形成有性世代,并具有较高有性世代形成能,单株培养时能产生子囊壳的事实推论:Pericularia菌是从同宗配合菌演化到异宗配合菌,再演化到失去有性世代形成能而单营无性世代的寄生菌;其寄生性从野生植物、杂粮作物到水稻(或陆稻)的分化可能是在水稻起源地带及其附近完成的,有性机能是在寄生物—寄主的共同演化过程中逐渐丧失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 [J].
沈瑛 ;
袁筱萍 ;
金敏忠 ;
柴荣耀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3) :216-221
[2]  
中国稻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