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反抗——媒介赋权视角下的魏则西事件

被引:2
作者
石坤
机构
[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媒介赋权; 网络媒介; 魏则西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媒介只能为少数赋权,而在网络媒介环境中则充分彰显了个体的能动性,"赋权"成为一种社会互动的实践过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信息的传播交流推动了权力结构的解构与重建。本文主要从媒介赋权视角出发,分析网络媒介赋权对构建个体以及公众话语权的意义,以及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搜索服务的垄断所导致的"伪赋权"现象,并结合魏则西事件进行具体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76+62 / 76 +6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弱者”与新媒介赋权研究——基于关系维度的述评 [J].
黄月琴 .
新闻记者, 2015, (07) :28-35
[2]   社会变迁中的传播赋权——网络意见领袖崛起原因探析 [J].
蔡骐 ;
曹慧丹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2) :161-166
[3]   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 [J].
丁未 .
开放时代, 2011, (01) :1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