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其在油页岩地下开发热破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16
作者
孙可明
赵阳升
杨栋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均质; 热弹塑性损伤模型; 油页岩; 热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8.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下加热开发油页岩面临着储层渗透性极低或不渗透的难题,在油页岩层各井间形成渗透带关系到油页岩地下开发的成败,油页岩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和化学作用是形成渗透带的重要条件。针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油页岩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然后较系统地给出确定损伤变量的方法,并将热膨胀系数、热传导性、比热、弹性模量、抗拉压强度等材料参数作为满足Weibull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Matlab和Monte Carlo方法实现数值计算物性参数的随机赋值,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加热过程中热力破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组成油页岩各种矿物颗粒热膨胀和弹塑性性质的不同及其分布的随机性,导致油页岩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非均匀性,使得油页岩颗粒间变形不协调和油页岩热解产物释放引起油页岩材料与结构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损伤,这是油页岩发生热破裂的主要原因;热传导方式加热油页岩,温度的传递比较缓慢,加热井和生产井的间距不宜过大,对油页岩储层性质存在差异时,注热井应选择较高热导率的区段;油页岩的层理对油页岩地下原位开发形成渗透带至关重要,油页岩达到热解温度会产生附加的膨胀力,首先在层理处开裂,应充分利用油页岩层理赋存条件改造其渗透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随机介质热弹性平面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 [J].
康健 ;
赵阳升 ;
赵峥嵘 ;
张大海 .
岩土力学, 2006, (10) :1689-1692
[2]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 [J].
张杰 ;
金之钧 ;
张金川 .
当代石油石化, 2004, (10) :17-19+50
[3]   油页岩颗粒的热解模型 [J].
闫澈 ;
韩向新 ;
王辉 ;
姜秀民 .
化学工程, 2004, (01) :9-12
[4]   温度作用下脆性岩石的损伤分析 [J].
刘泉声 ;
许锡昌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4) :408-411
[5]   我国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对策 [J].
王慎余 ;
许家朋 ;
王振海 .
中国地质经济, 1992, (05) :18-21
[6]  
矿山岩石流体力学[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赵阳升 著, 1994
[7]  
中国页岩油工业[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侯祥麟 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