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南盘江裂谷构造格局

被引:24
作者
毛健全
顾尚义
张启厚
机构
[1] 贵州工业大学!贵阳
关键词
裂谷; 断裂构造; 右江; 南盘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罗甸—紫云—南丹断裂带、那坡—龙州断裂带是右江—南盘江裂谷的两条主导性边界断裂 ,弥勒—师宗—盘县断裂、凭祥—东门断裂构成该裂谷的两条走滑边界。NW向与NE向断裂的相互切割、错断在裂谷内构成微型块体 ,在裂谷拉伸阶段形成“堑、垒”相间的古地理格局 ;在构造反转阶段形成“带、块”相配的构造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试论“威宁—紫云”北西向构造带变形特征 [J].
程国繁 ;
徐安全 .
贵州地质, 1998, (04) :311-320
[2]   贵州几个区域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J].
王立亭 .
贵州地质, 1998, (04) :287-292
[3]   南盘江盆地海西-印支期沉积构造演化 [J].
秦建华 ;
吴应林 ;
颜仰基 ;
朱忠发 .
地质学报, 1996, (02) :99-107
[4]   南盘江地区浅层地壳结构与金矿分布模式 [J].
王砚耕,王立亭,张明发,汪隆六 .
贵州地质, 1995, (02) :91-183
[5]   扬子地块裂谷与微型裂陷的成矿作用 [J].
柳淮之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1) :10-22
[6]   右江裂谷带早三叠世玄武岩的特征 [J].
钟自云 ;
柳淮之 ;
姚明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1) :45-55
[7]  
水城断陷构造演化及铅锌矿研究[M]. 贵州科技出版社 , 毛健全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