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鲈鱼幼鱼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14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于仁诚
王丽平
周名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青岛
[4] 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鲈鱼幼鱼; PSP毒素; 毒性;
D O I
10.13671/j.hjkxxb.2002.06.012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 (ATHK)藻液能对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 (2 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96h的半致死浓度为 4 0 0 0cells mL .根据该藻PSP产毒量 37 4 8fmol cell (毒性为 11pg (STXeq) cell)计算 ,鲈鱼幼鱼的 96h半致死藻毒素浓度相当于 14 9 92fmol L (毒性为 4 4pg (STXeq) L) .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各组分 (都相当于 80 0 0cells mL) :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容物以及细胞碎片的毒性大小比较研究 ,发现藻细胞的毒性作用很强 ,与藻液相近 ,细胞内容物也有显著影响 ,其他组分无显著的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幼鱼摄入PSP毒素是幼鱼致死的原因 .较大的幼鱼(12cm)对有毒藻不敏感 ,暴露在 10 0 0 0cells mL 10d后 ,存活率为 10 0 % .探讨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致毒机制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49 / 7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墨西哥湾扇贝幼体发育的影响 [J].
傅萌 ;
颜天 ;
李钧 ;
于仁诚 ;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2000, (03) :8-11
[2]   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在厦门地区虾塘引起赤潮 [J].
林元烧 .
台湾海峡, 1996, (01) :16-18
[3]  
A modified HPLC method for analysis of PSP toxins in algae and shellfish from china[J] . R. C. Yu,C. Hummert,B. Luckas,P. Y. Qian,J. Li,M. J. Zhou.Chromatographia . 1998 (9-10)
[4]   POTENTIAL IMPACT OF A TOXIC DINOFLAGELLATE (ALEXANDRIUM-EXCAVATUM) BLOOM ON SURVIVAL OF FISH AND CRUSTACEAN LARVAE [J].
ROBINEAU, B ;
GAGNE, JA ;
FORTIER, L ;
CEMBELLA, AD .
MARINE BIOLOGY, 1991, 108 (02) :29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