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封超年,郭文善,严六零,周振兴,朱新开,彭永欣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地下水位;产量;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1995.01.010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于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在江苏农学院作物水分测坑进行,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将地下水埋深分别控制在50,90,130,170cm,比较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30cm的小麦产量最高,其次为90cm和170cm,50cm的产量最低,从产量构成看,产量差异主要表现在每穗粒数和粒重两个方面;花后干物质生产以130cm最高,根系活力也以130cm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有关农田排水标准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蔚榛,张瑜芳 .
灌溉排水, 1994, (01) :1-6
[2]   冬小麦对地下水利用的研究 [J].
杨传福 ;
刘安能 ;
郭群善 .
灌溉排水, 1991, (02) :15-20
[3]   淮北地区小麦耐渍防旱的适宜地下水位 [J].
孙国义 ;
杨中泽 ;
申金道 .
灌溉排水, 1991, (02) :57-60
[4]   里下河地区麦田渍害成因和治理途径 [J].
陶涛 .
灌溉排水, 1989, (01)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