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
被引:27
作者
:
李永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社科院旅游中心
李永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晋胜
机构
:
[1]
山西省社科院旅游中心
[2]
山西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晋阳学刊
|
2004年
/ 01期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产生根源;
社会危害;
治理对策;
D O I
:
10.16392/j.cnki.14-1057/c.2004.01.010
中图分类号
: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群体性事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我国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就其发生原因而言,群体性事件的加剧,有着历史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制的、社会心理的诸多根源。群体性事件固然有社会危害的一面,也有其客观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治理对策是否得当。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05)
: 6
-
9
[2]
走向权利的时代.[M].夏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胡宁生 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
社会冲突的功能.[M].(美)科 塞(Coser;A.)著;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
1
→
共 4 条
[1]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J].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05)
: 6
-
9
[2]
走向权利的时代.[M].夏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胡宁生 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
社会冲突的功能.[M].(美)科 塞(Coser;A.)著;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