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主义何以走向衰落?

被引:13
作者
韩爱勇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关键词
东亚地区主义; 东亚合作; 东亚共同体; 国家; 市场社会;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5.05.063
中图分类号
D08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目前,东亚地区主义渐呈衰落之势。由于诸多不足,既往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权力—安全逻辑和文化逻辑等理论视角都未能有效解释地区主义衰落的真正原因。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演进的分析视角。一是将东亚地区主义作为一段客观存在的"真实历史",分析地缘环境变迁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将东亚地区主义视作一种由低到高演进的"自然历史",分析地区主义的内部结构与发展驱动力,解释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在其衰落过程中的作用。概而言之,随着美国竞争地区合作主导权的推进,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外部地缘环境由合作走向竞争,地区主义的地域泛化日渐扩大,地区内合作机制建设与地区外协调体制建构并行的两层构架成为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模式,基于地区优先原则而构建域内合作制度的地区主义出现方向性迷失。而从东亚地区主义的内部驱动力来看,国家中心主义的存在和国家作用的过度发挥,使地区主义蜕变为延伸的民族主义,成为竞争性地区主义泛滥的政治根源;地区市场不足所产生的外部经济依赖,不仅导致地区主义发展缺乏市场力量的推动,也为域外国家介入地区主义进程提供了便利;地区主义发展的社会缺位,既不能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难以消除竞争性的国家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制约了地区认同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92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东亚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走向 [J].
刘中伟 .
当代亚太, 2014, (04) :126-156+160
[2]   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安全秩序构建 [J].
韦宗友 .
国际观察, 2014, (04) :43-56
[3]   没有地区主义的东亚合作 [J].
莫盛凯 .
当代亚太, 2014, (02) :96-117+155
[4]   RCEP倡议与东盟“中心地位” [J].
王玉主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5) :46-59
[5]   中美战略竞争与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 [J].
朱锋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3) :4-26+154
[6]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J].
林桂军 ;
汤碧 ;
沈秋君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1) :3-18
[7]   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 [J].
周方银 .
当代亚太, 2012, (05) :4-32+157
[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J].
李向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2, (02) :17-27+4
[9]   东亚经济一体化和TPP——中日之间的博弈 [J].
关权 .
东北亚论坛, 2012, 21 (02) :3-10
[10]   地区主义浪潮陷入低谷 [J].
庞中英 .
人民论坛, 2012, (04)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