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主要不整合面的特征、剥蚀量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32
作者
刘景彦
林畅松
肖建新
陈志勇
姜亮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北京
[2] 东海石油公司地质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不整合面; 剥蚀量; 构造反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海西湖凹陷形成于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弧后环境 ,盆内的第三系沉积厚万余米。盆地经历过多次构造反转 ,形成多个广泛分布的区域性不整合面。综合分析表明 ,分隔裂陷和拗陷期充填的 T03 界面代表裂后不整合面 ,T02 和 T01 界面代表了与挤压反转有关的 2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 ,其最大剥蚀量分别达 1 0 0 0 m、 2 5 0 0 m和 30 0 0 m。挤压反转不整合面的最大剥蚀带与强烈的挤压断褶带分布相一致。不整合面的分布和剥蚀量的大小与盆地内的油气聚集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思田主编, 1997
  • [2] 石油圈闭的地质模型[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日)真柄钦次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