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小孔径锚索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28
作者:
康红普
[1
,2
]
吴拥政
[1
,2
]
褚晓威
[1
,2
]
鞠文君
[1
,2
]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锚索;
预应力损失;
影响因素;
试验;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1.08.014
中图分类号:
TD353.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煤矿小孔径树脂锚固预应力锚索的特点,及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与井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小孔径树脂锚固锚索预应力损失机理与规律。重点分析了锚索张拉和锁定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及围岩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锚固系统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包括锚口摩擦损失和锁定损失;对于特定锚固体系,存在最优限位距离,22 mm锚索的最优限位距离为11~13 mm;锚索长度、张拉油压、张拉机具、锚具及与机具的匹配性对预应力损失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锚索长度越小,预应力损失越大;限位距离偏小时张拉油压在20~30 MPa范围内,预应力锁定损失率最大,限位距离较适当时预应力锁定损失率随张拉油压的增大而减小。最后,提出保证锚索预应力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前进行试验,得出最优限位距离,并对千斤顶进行改造;在锚索预应力设计时,应考虑一定比例的超张拉;当围岩松软破碎时,应增加托板、组合构件及护网的面积、强度与刚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45 / 125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