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山东半岛强冷流暴雪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

被引:19
作者
苗春生 [1 ,2 ]
谢洁 [1 ,2 ]
王坚红 [1 ]
张楠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
关键词
暴雪;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山东半岛2008年12月4—6日的冷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对此次冷流暴雪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雪产生在西北气流、较大海气温差的背景条件下,一定的海气温差是冷流暴雪的重要指标;冷流暴雪产生在较强垂直上升运动区的相当位温高值区附近;水汽输送方向为西北—东南向,水汽辐合层比较浅薄且范围狭窄;降雪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少北多的特征;850 hPa湿Q矢量散度场辐合区的存在、位置及强度与暴雪的产生、落区及强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湿Q矢量分量的垂直分布揭示了次级环流的方向和强弱,暴雪位于次级环流的上升支附近。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一次由海岸锋引发山东半岛暴雪过程的研究 [J].
黄翠银 ;
沈新勇 ;
孙建华 ;
齐琳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567-583
[2]   渤海南部沿海冷流暴雪的中尺度特征 [J].
杨成芳 ;
李泽椿 ;
周兵 ;
陈优宽 ;
朱君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6) :857-865
[3]   山东半岛低空冷流降雪分析研究 [J].
李建华 ;
崔宜少单宝臣 .
气象, 2007, (05) :49-55+129
[4]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林曲凤 ;
吴增茂 ;
梁玉海 ;
朱先德 ;
苏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908-914
[5]   一次暴雨过程中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 [J].
李艳春 ;
季亮 ;
潘晓滨 ;
李毅 .
气象科学, 2005, (02) :179-185
[6]   青海东部一次强暴雪天气的Q矢量诊断分析 [J].
李加洛 ;
达成荣 ;
刘海明 ;
贾红莉 ;
韦淑侠 .
气象, 2003, (09) :8-12
[7]   应用湿Q矢量诊断梅雨锋暴雨 [J].
刘志雄 ;
岳彩军 ;
寿绍文 ;
董美莹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1) :102-110
[8]   渤海的特殊地形对冬季冷流降雪的贡献 [J].
郑丽娜 ;
石少英 ;
侯淑梅 .
气象, 2003, (01) :49-52
[9]   几种Q矢量的比较 [J].
岳彩军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4) :525-532
[10]   云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非地转湿Q矢量分析 [J].
李英 ;
张腾飞 ;
郭荣芬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5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