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经络感传显现条件的探讨
被引:7
作者
:
林文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林文注
贺静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贺静松
雎久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雎久红
陈国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陈国美
沈静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沈静燕
陈思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陈思敏
曾兆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曾兆麟
王卜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王卜雄
机构
:
[1]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2]
上海中医学院
来源
:
上海针灸杂志
|
1983年
/ 04期
关键词
:
感传;
出现率;
病员;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
刺激参数;
氟奋乃静;
氟吩嗪;
D O I
:
10.13460/j.issn.1005-0957.1983.04.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1975年我们曾报导2813例经络感传现象的调查结果。当时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三军战士及某些病员。为进一步了解感传现象的出现条件,我们又按同一方法和标准,陆续调查了工厂、农村、学校、医院、艺术团体等不同职业的对象。两者合计7165例,其中有感传的373例,感传出现率为5.21%(见表1),此与上阶段调查的结果相符。考虑到调查范围扩大,例数增多,特对影响感传出现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如下:一、感传现象与疾病的关系从表1普通人群与病员群的小计中可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