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热管井筒伴热方式可行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张玉丰
吴晓东
李伟超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井筒伴热; 热流体循环; 电加热; 重力热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5.9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将重力热管的高效传热特性应用于井筒伴热过程,并与热流体循环伴热和电加热伴热两种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影响重力热管伴热效果的外部因素。结果表明,重力热管作为一种井筒伴热方式是可行的,空心抽油杆为工质提供工作环境。通过重力热管的热量存储和传导,将井筒下部流体多余热能通过自平衡过程传递给近井口管段内的流体,加热井筒上部温度较低的原油。与两种传统伴热方式相比,重力热管在无需补充能量的情况下,能起到均衡井筒温度场的作用,同时满足生产的要求。重力热管的伴热效果受到井底流体温度、下入深度、产量以及原油物性的影响:随着井底温度、下入深度、产量的增加,重力热管的伴热效果变好;原油物性直接决定重力热管能否在油井应用。图9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胜利油区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 [J].
周英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79-483
[2]   辽河油区稠油开采技术及下步技术攻关方向探讨 [J].
王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84-490
[3]   电加热杆开采稠油技术在纯梁采油厂的应用 [J].
张春栋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02) :117-119
[4]   井筒重力热管传热技术在蒸汽吞吐井中的应用 [J].
吴晓东 ;
马春红 ;
石崇兵 ;
郑南方 ;
王兆安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01) :60-63+85
[5]   国内外常规稠油油藏开发综述 [J].
李涛 ;
何芬 ;
班艳华 ;
马立军 ;
孟立新 .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12) :85-87
[6]   稠油化学驱微观机理及数学描述研究 [J].
王卓飞 ;
郎兆新 ;
何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13-115
[7]   辽河油田热采井套损防治新技术 [J].
余雷 ;
薄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116-118
[8]   井筒电加热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J].
李胜彪 ;
张振华 ;
徐太宗 ;
殷付栓 ;
袁秀丽 .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5, (01) :29-30
[9]   井筒热流体循环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析解 [J].
赵刚 ;
马远乐 ;
鲁港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4) :59-6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