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

被引:26
作者
孙波 [1 ]
金丽国 [2 ]
曹允春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临空经济; 机理; 自组织;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06.06.026
中图分类号
F562 [中国航空运输];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航空运输、外向型和产业高端性为特征的临空经济对解决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偏低,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能力弱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临空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制度上将与首都经济保持明显的一致性。当前,首都的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认清规律,把握机遇,积极将首都临空经济区建成国际知名的特色经济区已成为专家学者和实际政府部门共同面对的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国际航空港近邻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 [J].
王晓川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3) :65-68+96
[2]   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
曹允春 .
经济地理, 2001, (02) :240-243
[3]   航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特征 [J].
李晓江 ;
王缉宪 .
国外城市规划, 2001, (02) :35-37+48
[4]   谈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 [J].
曹允春 ;
踪家峰 .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1999, (03) :62-65
[5]  
区域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郝寿义,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