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认识论及审美

被引:5
作者
陈大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表征; 认识论表征; 审美表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 [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表征"(Representation)概念以"显现"及"表象"意义为核心被广泛频繁地的使用在各个领域。以人类表征活动作为基础,指明表征的存在及运行方式,其意义为"一种经反映而被构造出来的、作为认知对象的替代物而存在的在思维中被加工的形式。得经由符号作用,使不同主体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达成意义共享。"表征内容依认知取向可分为两个范畴:认识论表征与审美表征,两者混同作用。审美表征在艺术处因为展现了主体"自由而主动"的能力而得到最大的突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表征的基础 [J].
刘西瑞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25-31+90
[2]   从再现到存在——现代西方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 [J].
肖鹰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160-172
[3]  
表征.[M].(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编;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4]  
心理模块性.[M].(美)J.A.福多(JerryA.Fodor)著;李丽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句法结构.[M].[美]诺姆·乔姆斯基 著;邢公畹;庞秉均;黄长著;林书武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