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支护-底板”系统稳定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54
作者
伍永平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陕西西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R-S-F"系统; 稳定性; 动力学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4.05.004
中图分类号
TD327 [岩石沉陷及安全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利用运动学方法,通过对R(顶板)、S(支护系统)、F(底板)各自运动形态和"R-S"、"S-F"静态稳定性以及"R-S-F"运动失稳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开采"R-S-F"系统动力学一般模型,为"R-S-F"系统动态稳定性控制模式和工作面围岩灾变预防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绿水洞煤矿大倾角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J].
伍永平 ;
东风 ;
周邦远 ;
伍厚荣 ;
邱开坤 .
煤炭科学技术, 2001, (04) :30-32
[2]   复杂系统动力学、控制的几个问题 [J].
程绪铎 ;
王照林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22-26
[3]   大倾角综采支架稳定性控制 [J].
伍永平 ;
员东风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9, (Z1) :82-85+93
[4]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输送机和支架整体防滑 [J].
周明昌 ;
陈光强 .
煤矿开采, 1999, (03) :48-49
[5]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进化 [J].
胡玉奎 ;
韩于羹 ;
曹铮韵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10) :133-137
[6]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M].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德]维滕伯格(Wittenburg,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