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电力系统中高比例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的开发与消纳模式研究

被引:12
作者
余贻鑫
孙冰
秦超
刘艳丽
曾沅
机构
[1]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 开发与消纳; 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 灵活电源;
D O I
10.13648/j.cnki.issn1674-0629.2017.10.002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发展高比例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是在负荷中心地区广泛地发展分布式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称为"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还是在远离负荷中心地区建设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基地并将其电能"远距离外送"到负荷中心(可称为"大规模远距离输送"模式),会直接影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的顺利实现。基于最优化等数学方法的研究已经表明,在当前以燃煤火电为主要调节容量(现时如此)的情况下,只有采用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电网才能实现集成高比例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目标。为便于读者理解这一结论,首先简明地介绍了互联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做了对比分析;进而从互联电力系统的规范出发,就不同开发与消纳模式下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系统运行和可用调节容量3个方面做了定性分析和简明阐释;最后通过1个具体的仿真示例,展示了在就地开发与消纳模式的情况下,系统为集成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采用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巴黎协议》达成,减排仍任重道远[J].   中国经济周刊. 2015(49)
[2]  
Smart Grids with Intelligent Periphery:An Architecture for the Energy Internet[J]. Felix F.Wu,Pravin P.Varaiya,Ron S.Y.Hui.  Engineering. 2015(04)
[3]   智能电网基本理念阐释 [J].
余贻鑫 ;
秦超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694-701
[4]   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 [J].
刘振亚 ;
张启平 ;
董存 ;
张琳 ;
王智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6) :2513-2522
[5]   哈密至郑州特高压直流对受端电网影响分析 [J].
钟胜 ;
郭相国 ;
田昕 ;
李泰军 .
中国电力, 2012, 45 (11) :47-51
[6]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J].
朱凌志 ;
陈宁 ;
韩华玲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 (22) :29-34
[7]   中国风电开发消纳及输送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J].
白建华 ;
辛颂旭 ;
贾德香 ;
程路 .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 26 (01) :14-17
[8]  
复杂大电网安全性分析[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丁道齐, 2010
[9]  
Should China focus on the distributed development of wind and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Sun B,Yu Y,Qin C. Appl. Energ . 2017
[10]  
IEEE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Subcommittee P,0.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