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青山口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枝焕
吴聿元
俞凯
吴水平
刘洪军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新星石油公司华东石油地质局研究院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4]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5] 北京
[6]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原油; 烃源岩; 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长岭地区;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中、新生界地层中有登娄库组、营城—火石岭组、青山口组、嫩江组 4套主要烃源层 ,目前已在长岭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的青山口组中发现了工业性的油气层或含油气显示。分析了主要烃源层的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条件 ,并系统地剖析了青山口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青山口组存在两类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原油 (Ⅰ类、Ⅱ类 ) ,其中Ⅰ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大情字井的青二段—青三段的中部 ,Ⅱ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大情字井的青二段—青三段的上部及大老爷府—双坨子构造中。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表明 ,Ⅰ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青山口组的中部 (青二段、青三段 ) ,并与储层互层的烃源岩。Ⅱ类原油与青山口组下部的青一段烃源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推测其油源主要为这套烃源岩 ,其次可能是下白垩统烃源岩 ,嫩江组烃源岩的贡献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杨长清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5, (04) :334-342
[2]   松辽盆地南部及其周缘下白垩统的层序 [J].
林宗满 ;
任传慧 ;
张普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1) :81-88
[3]  
酒东盆地油气生成和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建平等著, 1996
[4]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in natural gas. Stahl W J. Nature . 1974